close
呼應一下昨天貼的除權息節稅的招術..
他 專挑除權節稅概念股
【2006/07/20 聯合晚報】■記者葉憶如/台北報導
隨著稅制修訂,聰明投資人也想到,趁著除權節稅需求,趁早進場布局高股利兼高扣抵稅率的「除權節稅概念股」,因此近期出現不少個股,在除權息前夕,成交量大增數倍至數十倍的特殊情形,人氣熱絡令市場側目,同時走勢也顯得相對抗跌。
一般來說,只要該股票「稅額扣抵稅率」 高於投資人目前的「個人綜合所得稅率」就有利於節稅(目前分免稅、6%、13%、21%、30% 與 40% 六種級距)。但高股利、高殖利率(股價 / 股利)個股不一定代表高扣抵稅額,投資人要看清楚再買。像科技股本身已有租稅減免優惠,扣抵率一般沒有傳產股來得高。而中華電信、台塑三寶、裕民等高股利、獲利穩健的人氣股,稅額扣抵率僅個位數,節稅效果並不大。
其實參與除權節稅的方法,不論是一般上班族或是財富金字塔頂端的富豪都可適用,早已成為不少人的節稅小撇步,不少市場中實戶間彼此也互相傳遞心得,討論要買哪些股票扣抵稅率高又安全有保障。而不少更聰明的投資人相中此需求,會選擇在除權息夕先進場布局優質個股,在節稅需求買氣當靠山下,行情好時可以先賺取股價價差。
全站熱搜